发布来源:系统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7-07-14 14:07:00 阅读数:
2017年6月30日至7月30日,“南通市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展”在南通博物苑开展,共展出文物183号200余件。其中一些文物来自南通各县市区及博物馆的珍贵藏品,而南通啬园景区内的七件文物,也在此次南通市普查成果精品展中参展。
可移动文物普查情况
2012年至2016年,国务院统一部署开展了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首次针对可移动文物开展的全国性普查,是一项旨在全面掌握我国文物资源、加强文物保护、建设文化遗产强国的国家工程。
江苏省省委省政府对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很重视,成立了省普查领导小组,普查工作历时五年,于2016年底按时完成。2017年2月,“江苏省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精品成果展”在扬州博物馆开展,共展出文物140余件套。
崇川区文新局从南通市104件文物藏品中,推送了南通啬园景区内的三件文物参展,分别为“民国蓝地白花瓷绣墩(一对)”及“清粉彩桃蝠花盆”。这三件文物均为清末状元张謇家中遗存,有着相当高的价值。
啬园文物普查情况
文物普查期间,啬园积极配合各级各有关部门的工作,指派专人负责景区文物普查事宜。为便于普查人员能够细致地检查每一件文物,啬园工作人员对啬园文物仓库和张氏飨堂内的文物进行了编号,共计79件。普查人员依次对这些文物进行了评估,鉴定了部分家具的木材、瓷器的朝代、文物的损坏度,并申请了后期的维修和养护。
啬园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现存张謇生前所用家具最多的地方。景区一直十分重视文物的保管与维护,不仅在文物仓库和张氏飨堂内安装了安防系统,还安排了专人24小时值班。特别是近期的梅雨季节,由于空气湿度比较大,景区还添置抽湿机,组织专人对桌椅进行擦拭,防止文物发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