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来源:信息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2-01-12 15:01:00 阅读数:
筑牢安全生产防线助力高质量发展
——五年来我市应急管理工作综述
安全生产,重于泰山。五年来,我市不断健全和完善应急管理、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机制,全力推动安全责任和重点工作落实,应急管理事业稳步向前。
全力排查整治隐患 巩固安全生产成果
坚持“安全第一,生命至上”理念,以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为主线,以“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有效遏制较大以上事故”为重点,针对不同时期安全生产规律特点,加强风险分析研判,落实安全防范措施,定期组织开展各类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和隐患排查。
全力推进专项整治三年行动集中攻坚。三年行动以来,按照我市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总体方案的“1+2+10”模式,各级各部门在煤矿、危险化学品、消防安全、道路交通、非煤工贸等10个重点领域开展排查整治,共排查隐患问题14077项,已整改13535项,整改率96.1%。责令停产整顿企业17家,暂扣吊销证照企业3家,约谈警示企业79家,联合惩戒企业1家。严格“一情况三清单”管理,照单推进隐患清零,建立完善制度措施17项。市安委办成立督导组对各区县和专项整治牵头部门开展调研,聚焦安全整治顽疾症结,梳理建立集中攻坚任务书18份,明确攻坚任务731项,务求三年整治行动取得实效。
深刻吸取事故教训,切实加强全市安全防范工作。重点推进城镇燃气、危爆物品、煤矿、交通、人员密集场所、建筑施工、非煤矿山、有限空间、校园安全等十个方面“查与治”形成闭环。坚持边查边改、立查立改的思路,迅速开展排查治理。2021年6月以来,累计检查企业2869家次,排查一般隐患2303项,已整改2204项,整改率95.7%,停产整顿9家,行政处罚21.48万元。
监管与服务双管齐下 安全与发展齐头并进
在强化依法监管的同时,依托专家查隐患“上门出诊”,确保查得精准、查得到位,做到执法与服务并存。创新执法手段,疫情防控期间通过“互联网+监管”的线上跟踪与线下服务相互结合,做到双管齐下。
开展危化品企业罐区安全专项整治,对我市18户企业罐区进行全面检查,消除隐患72项。强化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应急救援能力建设,对16户相关企业的应急管理现状进行全面排查,督促企业建立了应急救援队伍,配置齐全应急救援物资,并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应急救援能力整体水平全面提升。定期聘请域外危化专家对企业进行安全“体检”,对隐患和问题进行梳理分类,依法督促落实整改,形成了隐患问题闭环管理的良性机制。五年来累计检查企业394家次,整改隐患问题2662项。
以遏制采空区坍塌、爆炸、火灾、透水、中毒窒息、滑坡、采场运输和尾矿库溃坝等事故为重点,依法依规对所有非煤矿山企业定期开展专项整治,严抓非煤矿山汛期安全生产工作,五年来累计检查企业79家次,消除隐患问题286项。开展工贸行业领域有限空间、粉尘涉爆和涉氨制冷企业安全生产专项检查,累计检查企业170家次,共查出隐患和问题758项,已全部整改完毕。
统筹抓好安全和发展两件大事,强化安全生产“三同时”依法依规审批,严把安全准入关口。五年来累计办理各类安全生产行政许可264件。结合优化营商环境要求,“点对点”跟进服务“百大项目”,推进联顺生物医药项目、隆鹏甲醇公司3万吨液氨项目、华夏一统100万吨复合肥项目等省、市重点项目的安全审查,提供24小时在线咨询服务,做到服务企业不中断,为项目如期完成建设提供安全保障。
自然灾害防范能力显著增强 应急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市森防指挥部办公室、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减灾委办公室充分发挥职能作用,落实“四个宁可”的预防理念,压实责任,细化措施。
森林防火方面,制定年度森防和春防工作方案,层层签订《森林草原防灭火责任状》,层层压紧压实森防责任。各级森防指24小时值班,共组织机动增援扑火队伍119支2124人,全市应急扑火队24小时集结待命。推动我市森林防火智慧化进程,2021年完成勃利森林重点火险区综合治理三期项目建设验收,正在全力推进森林防火视频监控系统项目建设进度。
防汛抗灾方面,五年来,我市实现汛期“零伤亡”,2019年、2020年我市遭遇较大台风洪涝灾害,市防指充分发挥综合协调调度指挥作用,密切关注汛情灾情变化,组织会商科学研判,及时下达市防指各项指令,成功抵御2019年台风“利奇马”“罗莎”和15年一遇洪水;成功应对2020年历史罕见的“三台连击、三台同抗”(台风“巴威”“美莎克”“海神”)。2021年,建立覆盖市、县区、乡镇、村屯的四级责任网络,压实各级政府防汛抗旱责任。密切监测雨情、水情、工情、灾情、风情发展变化,强化预警预报,随时做好人员转移的各项准备。落实市、县区、乡镇三级防汛物资储备制度,储备了冲锋舟、橡皮艇、移动泵车、水陆两栖地形车、编织袋等价值647.29万元的防汛物资,落实24处防汛物料沙石储备场,备有抢险运输车辆、挖掘机和装载机73台套。排查防汛风险隐患180处,实现闭环整改。组织修订完善水库调度运用计划、山洪灾害防御、人员转移避险等各类预案89份,开展防洪调度、山洪灾害、城镇内涝等防汛抢险救灾应急演练19次。组建了39人的市级防汛抗旱抢险救援专家库,全市55支应急抢险救援队伍8737人随时进入备汛状态。
防灾减灾方面,2019年以来,根据区县农作物绝收面积、冬春需救济人口、农村受灾群众倒损房屋户数,下拨救灾款833.76万元。全力支持疫情防控,调拨110顶棉帐篷、20顶单帐篷到各个疫情防控服务站。建立避难场所377处,创建4个国家级和3个省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
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我市将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扎实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以高质量应急管理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通讯员/记者:王广超 詹俊驰
2022.1.5
中国
七台河
转自搜狐网站 https://www.sohu.com/a/514594594_121106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