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来源:系统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9-08-07 15:08:00 阅读数:
南通园艺博览园位于市区南端著名的狼山风景区内,占地48.5公顷,展示了南通山水兼备、通江达海的地域特色,巧妙应合了园林艺术追求的神韵风采,同时反映了园艺博览园基地独特优越的区位特点。这么优越的地理位置也使园博园成为了崇川区“江海绿洲”青少年素质教育基地。
下面介绍一下园博园的主要景点:
映山湖
这是一个人工开挖的湖,湖水是从长江引进来的。湖的中央是一个音乐喷泉,它分为三个功能区:百米跑泉区、主喷泉区和北斗七星水型区。南边的百米跑泉喻长江起源于雪域高原,一路奔腾汇集到东海入海口,表现了南通通江达海的地域特征。百米跑泉怀抱中央主喷泉,表现了南通城抱水、水拥城的建城特色。同时,中央主喷泉是表演功能区,水型丰富,气势宏伟,此外,还有有凤来仪、载歌载舞、三层花和孔雀开屏等欢快水型,象征园博园热烈欢迎四方来客。
湖边有一个椭圆形的舞台,叫观演台。观演台具有环顾园博园山水全景的最佳视角,开阔的水面将黄泥山、马鞍山及狼山的支云塔倒映水中。在观演台的阶梯上镶嵌了三棵特殊的“树”,这是以高科技手段设计的“科技树”,白天能为游客遮荫纳凉,晚上则是一片火树银花。那这一切都暗喻科技造福人类,又融于自然,技术与生态的巧妙统一。观演台的湖对面是园博园的主题雕塑,名为“花开盛世”,喻指盛世建园,传世后代。
温室
它的总造价为1750万元,温室内主要种植了一些当地少有的热带植物和沙生植物。温室采用半地埋式,在景观上能与自然融为一体。采用地能热,同时又利用堆土起到保温作用,减少能源损耗,表面采用先进的透光膜材料(ETFE膜,学名为四氯乙烯聚合物),这是一种与北京奥运会水立方相同的膜材料,有耐热、节能、自我清洁、增强透光率等众多优点,新材料的运用,使这座温室的运作成本大为降低,起到了生态、绿色、环保的示范作用。温室里还有仿真机器恐龙,它们把我们带到了亿万年前的恐龙时代。
霸王龙也称暴龙,它可能是有记录以来生活在地球上最大型的食肉恐龙之一了。1902年在美国的蒙大拿州,发现了第一具暴龙的化石,暴龙有颗大脑袋,前肢短小,每只手有2个手指,后退大而有力,每只脚有3个脚趾,都带有爪子,暴龙有条又细又硬,带个尖的尾巴,它一共有60颗牙齿,而且每颗牙齿都很锋利,走路时用2条腿,可以走很快,每小时速度可达30英里,它的视觉和嗅觉都很好,暴龙喜欢独自居住,有时候也和另一只暴龙一起生活,暴龙站立时身高可超过两层楼高,可以一口吞下一头牛,暴龙的整个身体似乎就是为了袭击其他恐龙而设计的,几乎没有什么猎物可以逃的过它的追杀。
盐都龙盐都龙分布在四川省自贡市,而自贡的别称就叫盐都。盐都龙是一种奔跑灵活,两足行走的小型鸟脚类恐龙,体长约1.4米左右,头小,眼眶大而圆前肢短小,后肢细长,生活在灌木丛中,是一种善于奔跑的杂食性恐龙。
三角龙:是数量众多且十分著名的龙,它和巨大的暴龙生活在同一个时期,它是食植恐龙,体型强而有力,以保护自我,大约5吨重,是属于大型的角龙类,它的头上有2只角,第三只角从鼻子后面伸出来,,较为短小而厚重,一般来说,三角龙是比较温顺的,但是受到激怒之后,它的角伸出如同长矛,以5吨的力量冲出,它的头完全是一堆结实的骨甲,当遇到敌人时,就是一道铜墙铁壁。
窃蛋龙:第一次发现这种恐龙化石的时候,是在一窝原角龙的蛋旁边发现的,当时骨头已经破碎了,科学家们认为他们是在偷吃原角龙的蛋,所以取名窃蛋龙,后来证实他们不是在偷吃蛋,而是在保护自己的蛋,窃蛋龙身材比较娇小,后退很长,尾巴较短,头的形状像鸟的头,脑袋相当大,所以它很聪明,恐龙蛋的壳比较厚,不像鸡蛋那样容易打破,窃蛋龙的口中没有牙齿,而是在上鄂处长有一对尖锐的叉子,由于它没有牙齿来用于自卫,所以它必须行动迅速,它每只脚上都有三个壮实的爪子,当它奔跑的时候,真可谓“健步如飞”。
双脊龙:长达6米,站立时高2米,头顶上有两片大大的骨冠,故名双脊龙。它前肢短小,善于奔跑,是侏罗纪早期的食肉恐龙,它与后来的大型食肉恐龙相比,它显得十分苗条,所以它行动敏捷,由于它口中长满利齿,所以也能捕杀一些大个子的食草恐龙。
属龙:生活于侏罗纪中期的蜥脚类恐龙,体长12米,高3.5米,头中等大小,脖子较短,牙齿呈钉耙状,没有锯齿,以低矮树上的嫩枝嫩叶为食,属龙体型笨重行动缓慢,它尾部的4个尾椎逐渐进化成棒状的尾锤,并以此为武器,当肉食恐龙向它发动进攻的时候,它立即挥舞这个尾锤,将敌人吓跑。
异齿兽:它不是恐龙,而是哺乳动物的祖先,十分凶猛,捕食其他动物,背上的帆是用来调节体温的,嘴里有3种牙。
无齿翼龙:是一种会飞的爬行动物,他们不是恐龙,他们几乎没有尾巴,躯干很小,视力非常好,身长大约1.8米,两翼展开约8.2米,滑翔于水面觅食鱼类,有些小型的无齿翼龙比麻雀还是要小,而最大型的两翼可展开12米,他们较常滑翔而并非飞行,有时必须借助热气流上升以顺势抬举,离地飞翔。
蛇颈龙:外形像一条蛇穿过一个乌龟壳,头小,颈长,躯干想乌龟,尾巴短,头虽小,但是口很大。因为个体很大,具有长颈,活像一条蛇,因此得名,他是海中爬行类的一种,有陆上生物演化而来,再回到海洋中生活,主要捕食鱼类,通过摆动头部,穿过鱼群而摄食。
南通化石林
由深圳古生物博物馆馆长张和先生捐献,建于2011年4月,同年5月开放,南通化石林占地6000平方米,分为埋藏状态区,玛瑙树化石区,国际树化石区,沙漠树化石区4个专题区,共258株,主要产于我国辽宁西部,新疆,内蒙古地区,已鉴定的品种有6属12种。南通化石林目前是华东地区首座化石林,它是该地区异地收藏与化石保护基地,也将是广大人民群众和青少年观赏和科普教育与科学研究基地。
连云港园区水映松竹
景点被园区道路分为前区和后区两部分,前区滨水绿地上通过雪松、竹林、自然景石和水生植物,营造出“水映松竹”的景观。园林对植物的选择都是有一定的标准的:姿美、色美、味香和寓意。这些植物不仅具有遮阴的功能和丰富景色的作用,同时还象征性的代表了某些个人品质。你看这些竹子挺拔、虚心有节,终年常绿,不畏严寒,“未曾出土先有节,纵凌云处也虚心。”后区为绿坡与密林,观山楼掩映其间。
扬州园区二分明月
圆形月洞门,门两侧竹叶扶疏,让人感觉到了扬州的个园,这就是个园的风格,“个”者,竹叶之形,“月映竹成千个字”。门和白粉墙,挡住了里面的景,这种造景手法叫做障景。S形曲线的白粉墙,形如太极的阴阳分界线,风水学中有着“曲生吉,直生煞”的阴阳平衡观念,所以在园林里不乏的“水必曲,园必隔”,以曲代直的做法。含蓄、内敛,这也隐含着做人的道理。
这里的主景是仿造扬州瘦西湖万花园里的一个景点,里面有黄石,瀑布,假山,水榭等等,人工湖中间还有一行石刻“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
淮安园区桑田村庐
阡陌纵横的桑田,恬淡太平的农家小院,房前屋后的农作物,诗情画意的瓜果棚架等景观要素,让游客不禁赞叹田园风光之美。
状元楼
原名介山楼,意喻介于两山之间,是张謇先生在1919年建造。晚年张謇先生常在此避暑休闲,在这里也能够远望狼山香火旺盛的景象。作为科举时代即将走到尽头的晚清状元,张謇的作为完全超越了科举赋予他的角色,他是状元,他更是实业家,教育家,政治活动家。从他开始,读书人开始告别四书五经限定的角色,融入变化了的近代社会,担当起知识分子在转型时代的责任。
宿迁园区林霭秋雨
宿迁园区分为秋意山林、林霭秋雨和缤纷水岸三大功能区。园区西北部采用红枫、银杏、乌桕等秋色叶植物与观叶类植物搭配,让整个园子弥漫着浓浓的秋意。
徐州园区西溪探源
这里的假山、石景朴实亲切,取法自然,水景主要有涌泉、山涧、水潭、溪流等形态,植物配置疏密有致、层次分明,突出了密林深处,水系源头的景观。
海事雷达
南通海事局船舶交通管理系统主体设备均从德国进口,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船舶交通管理系统,由国家海事局和江苏海事局投资3000多万元建设,由黄泥山雷达站、开沙雷达站等五个雷达基站及船舶交通管理监控指挥中心构成,是目前长江上最大的船舶交通管理系统。该系统具有跟踪监控船舶,提供信息服务,避免险情,救助船舶等功能,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龙爪岩
门口有张謇先生手书的一副对联“是家豪逸生有种,坐觉江山气未衰”,横批是“天低吴楚”,吴楚泛指长江中下游城市,形容这里江面之宽,一望无际,比喻人心胸开阔。龙爪岩是黄泥山西簏延伸到长江里的一段石堤,从山上面看就像龙的爪子伸到长江里,因此而得名。
鉴真东渡纪念塔
鉴真和尚曾六次东渡日本,最后一次才成功,他在这里遇到风浪,于是就在龙爪岩附近避险,后人就在此建塔纪念。塔于1995年建造,高7.6米,鉴真和尚不仅到日本弘扬佛法,还传授医术,绘画,书法等很多中国传统文化,所以日本人对他是非常的崇敬。
龙爪岩尽头是万里长江第一灯塔,它是利用太阳能来导航的,南边是我国第一座风力航标信号灯,它是靠风力来发电导航的,因为年代久远了,现在已经不再使用,但是它也是南通的骄傲,所以一直保留至今。
盆景园
在园博会期间作为盆景园对外展示我们江苏各地的盆景艺术,南通的盆景则是以通派盆景为主。通派盆景属于中国七大盆景流派之一,历史悠久,是南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是“左顾右盼两弯半,云头雨足美人腰”,所谓“云头”,是头部端正,顶片呈半园形,如同飘于天际的云朵;所谓雨足,像爪子一样的爬根,从土壤中突出来,就像雨水冲刷后的留下的痕迹,盘根错节,苍劲有力;主杆呈“S”型,整棵树蜿蜒上升,底弯大,二弯次之,半弯小,形成一个自然、立体的曲线,柔和、含蓄,体现了通派盆景文人写意式的树的自然美,体现了“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特征。
“江海绿洲”青少年素质教育基地住宿区
这里以前是老的南通工人疗养院。张謇先生晚年就是在这里度过的,现在这里是崇川区“江海绿洲”青少年素质教育基地住宿区。“江海绿洲”于2011年5月28日落成对外开放,“江海绿洲”是在崇川区委,区政府的直接领导下,秉承公益性,教育性,服务性原则,遵循“延伸学校教育,衔接社会教育,实现素质教育”的办学思想,充分利用南通滨江临海的地域特色和江海文化的教育资源,让学生走近社会,融入大自然,在实践中长知识,在劳动中学本领,在情景中受教育。宿舍楼一共三栋,现有学生床位402个,标准间11个,为方便学生生活,确保学生安全,这里设置了电子监控系统和宿舍管理人员,以便及时处理学生的需求和问题。
梅林春晓
梅林春晓是黄泥山上最著名的观江景点,它是一处亭阁相连的具有江南园林风格的临江建筑群,里面设有餐厅和茶社。近几年来,园区在这里种植了大量梅花,梅林春晓已逐渐成为江上的一片“香雪海”。
和融
这是第九届亚艺节纪念雕塑《和融》,取形于中国古代的玉佩,中心是一个盛开的荷花造型,蕴涵“和谐、美满”之意;荷花周边饰品中日韩三国的舞蹈、书法等元素,寓意三国文化艺术的相互融合,和谐共生; 上下九条形似波浪的造型,既取本届亚艺节为第九届之意,又象征中日韩三国一衣带水,文化艺术交流源远流长。(雕塑高3米,直径2.05米,由不锈钢包金和钢化玻璃制作而成,基座正面用篆书刻写名称“和融”,其它三面将在艺术节闭幕后用中日韩三国文字刻写由三国文化部长共同签署的《南通宣言》。)
南京园区梅林花雨
这里种了很多梅花,另外还有拜梅亭,梅花汀步,梅花广场等等景点这里与狼山遥相呼应,造园中借用了佛教“天降花雨”的景象,为来到园区的客人祈福。梅花广场是用雨花石拼成的梅树的形状。
渔村唱晚
看上去像一个小村落,其实此处原本就是居民区,如今在原有土地的“记忆”上,展现了一副崭新的江边渔村的美丽画面。建筑的屋顶和屋檐展现了南通六县市风格各异的民居建筑特色。
无锡园区爱屿情波
这里有别具一格的“爱情花房”,相依相偎的“连理亭”,字字珠玑的“爱情誓言”,让人在湖光山色里想起一个个美丽的爱情故事。
常州园区闻香寻芳
园内用香樟、含笑、桂花、栀子、腊梅、木香、薄荷等百余种芳香植物营造了四季芳香、闻香寻芳的空间。
苏州园区枫桥夜泊
这个园区在布局上体现了对传统苏州园林的继承和创新,充分展示姑苏水乡古城的文化内涵和古典园林的景观特色风韵。
镇江园区西山径幽
园区近山滨水,由山体、林地、水系等组成,在造型上充分利用原有的植物资源及景观资源,与周边环境相和谐。
虞楼
建于1921年,当年张謇在黄马山上建造虞楼,登上这座楼宇,遥望大对面,常熟虞山的白鸽峰下有他恩师翁同龢的坟冢,他在这里遥遥寄托他无尽的思念。“山根拟改丹砂井,江上唯瞻白鸽峰。”这样忧伤的诗句,其实是道出了张謇心中的那一份惆怅的情绪。
或许是一份知遇之恩,张謇拜翁同龢为师,虽然他科举考试屡屡受挫,但恩师始终对他寄寓着关心和同情。在慈禧太后六十寿辰的恩科殿试中,在翁同龢的极力举荐下,张謇终于金榜题名。
对恩师,张謇感激不尽。尤其让张謇感动的是,在恩师因变法以“误国”罪名开缺回籍时,为了避免牵连同仁,他闭门谢客,尽管张謇多次拜会,但恩师总是“置之不理”。后来,张謇开办了大生纱厂,创办实业,翁同龢得知情况后,以“抠机之发动乎天地;衣被所及遍我江南”的对联表达了自己的感怀之情。这些,都让张謇感动不已。
“浮云聚散云相似,往事微茫梦一般”,晚年的张謇总喜欢独上虞楼,泡一杯清茶,思念故人,追忆往事。张謇没有让恩师翁同龢失望,他在通州城创造了奇迹;一座楼宇,只证历史;一份情义,怀想岁月。怀才而能知遇,人生足矣!
沈寿墓
江苏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沈寿,原名云芝,字雪宦,号天香阁主人。其八岁开始学习刺绣,当年就能脱手绣鹦鹉。一九〇四年,慈禧台后七〇大寿办寿礼,沈寿的丈夫于觉从家中收藏的名画中选定了《八仙上寿》、《无量寿佛》、《寿星见》、《万福来朝》等图,亲自描摹,沈寿来绣,历时三月完成。太后慈禧大喜,赐福寿二字于沈寿夫妇。因此,沈云芝改名为沈寿,于觉更名为于福。沈寿在刺绣艺术上有很大的成就,他花了三年功夫绣制的意大利皇后像在一九零九年在意大利世界万国博览会上获得金奖。沈寿1914年应张謇的邀请到南通来创办女红传习所,在南通八年,积劳成疾,但在患病期间,仍然坚持施教。他在病榻之上讲述一生的刺绣要领,由张謇记录并整理成《雪宦绣谱》。这时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刺绣工艺专著。沈寿去世后由张謇主持将他葬在风光秀丽的马鞍山东坡。
南通园区映山泽镜
南通园区通过不同植物材料的组合,重点体现自然的湿地生态景观,追求朴素简洁的自然风格,呈现出一派圣洁淡雅的景象,让人有回归自然、心绪安宁的感觉。
圆通宝鼎
名字与狼山上的圆通宝殿相呼应。连接圆通宝鼎和迎江广场之间的桥叫做大觉桥,因为狼山上供奉的大圣菩萨是在西藏大觉寺出家的,为了纪念大圣菩萨所以把这座桥取名为大觉桥。
盐城园区禅语寻踪
园内广植翠竹,以竹子的高洁、清雅烘托出禅的意境。园内设有语禅亭、静心桥等景点。
泰州园区翠园绿坡
园区以山、水、石及仿古园林建筑为主要造园素材,通过精致的植物配置,独具匠心的地形处理,将舒缓的地形空间营造成自然淡雅、圣洁宁静、精致洗练的园林空间。
这里还有三块石刻
1.这首《酈海陵》,摘自西晋著名辞赋家左思的《吴都赋》,海陵是泰州的古名。“窥东山之府,则瑰宝四溢。酈海陵之仓,则红粟流衍。” 是说看东山的府衙,各种珍宝流光溢彩;古泰州的仓库,粮食储备丰盈充足。展现了当时泰州的富庶。
2.为原全国政协副主席赵朴初为泰州所作的一首《踏莎行》:“州建南唐,文昌北宋,名城名宦交相重。月华如练旧亭台,清词范晏人争诵。朗润明珠,翩仙彩凤,梅郎合受千秋供。重光殿宇古招提,放翁大笔今堪用。”这个原文现刻在正对梅兰芳史料陈列馆大门的石碑上。是说泰州在南唐时期设置郡县,在北宋时期文化繁盛,其间涌现出许多名人贤士。皎洁的月光倾泻在古老的亭台上,人们争相吟咏范仲淹、晏殊的诗词名句。梅兰芳的表演清亮圆润,雍容典雅,光彩夺目,受到所有人的敬仰。重新修缮千年古刹光孝寺,南宋大诗人陆游重墨一挥而复兴有望。
3.唐代徐铉的《送客至城西望图山》:牧叟邹生笑语同,莫嗟江上听秋风。君看逐客思乡处,犹在图山更向东。牧叟、邹生笑着异口同声,不要感叹江面之上的秋风瑟瑟,你看那些远行的客人思念自己的家乡,更是在图山以东那遥远的地方。
滨江公园
南通滨江公园位于狼山风景区的西北部,是南通第一个坐落在长江边上的公园,总占地面积约375亩,沿江岸线长1080米,于2003年立项,2006年对外开放,是长江岸线上不可多得的天然景观带,在全国长江两岸的城市中也是少见的,既适合观光旅游,又适合休闲度假。
整个景区分为六大功能:港口风情区、碧水金沙区、江岸风光区、休闲天地区、湿地生态区、廉政文化广场,充分体现了南通市作为我国长江重要港口城市和城乡相间的田园城市特色。
公园中心位置有一座音乐喷泉,共有1400个喷头,能喷出最高50米的水柱,晚上还可以喷出宽40米高20米的水幕来播放水幕电影。北面有座三角塔叫激光塔,这是滨江公园的标志性建筑,高40米,每到夜晚,可以放射出12种不同颜色和形状的激光射线,火树银花一般,象征南通的美好明天。
激光塔的东边有一座桥,叫作港桥,港桥是用钢材和木材两种材料建造而成,体现了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桥边椭圆形的建筑是露天小剧场,可供专业人士表演,也可以让百姓自娱自乐,舞台上方的半球罩材料是根据声学原理来设计的,演出时可以使演员的声音更加动听,提高了舞台效果。崇川区青少年素质教育基地每一期的开营仪式就是在这里举行的。
滨江公园里还有一个重要的主题广场,就是南通廉洁文化广场,它是南通市纪委和崇川区共同出资建造完成的,目前是江苏省省内最大的廉洁主题广场,是南通面向全社会开展廉洁文化教育的重要场所。
滨江公园的建成进一步体现了南通滨江临海的地域特色,它所在的地方,以前叫“二十八丈”,是南通历史上洪涝灾害频发的一个地段,建成公园之后,起到了防止江岸坍塌,保护江堤的作用,同时也保护了龙爪水源,确保自来水源头不受污染。
滨江公园是一处集观光、游览、休憩的临江生态公园,整个景区充分体现了南通作为我国重要的港口城市的特色和城乡结合的田园风光。
下一条:景点介绍